网上科普有关“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介绍如下: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他的诗才横溢,他流传下来的诗只有三首 。其中,《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是他著名的两首咏物诗。
《题菊花》描绘的是“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的景象,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另一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更为雄伟 、豪迈 。此外,还有一首《自题像》,这首诗与前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较小 ,甚至有人怀疑这首诗是否出自黄巢之手。
以下是黄巢这三首诗的全文: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题像》: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
黄巢主要影响
政治
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中旬,黄巢在长安宫城含元殿,正式登极即皇帝位 ,国号大齐,改元金统。黄巢即位后,立即组织农民革命政府。农民起义军骨干和旧唐名人尚让、张直方、孟楷 、崔璆、郑汉章、皮日休等人 ,分别担任太尉 、侍中、尚书、御史、翰林学士等官职 。
同时,黄巢又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有:一 、没收大贵族、官僚的土地和浮财,救济贫民;二、撤掉唐朝三品以上全部官员;三 、镇压顽固分子;四、整顿纪律 ,建立新秩序,严禁起义军乱杀人;五、武器不得流散民间,等等。?
军事
为了打击唐王朝的实力 ,黄巢领导的起义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前后转战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 ,瓦解了唐朝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
经济
唐末义军挂帅人物王仙芝 、黄巢,先后分别以“天补平均大将军”、“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 ”作为称号的关系 ,“平均”或“均平”自然地便成了这场大起义的特殊标识。关于这两个称号是“反映了农民痛恨贫富不均现象而产生的一种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
而黄巢在起义确实提出并实践了“均平 ”的口号 。分析唐末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黄巢起义提出“均平”口号有其历史必然性。黄巢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
他年我若为青帝 ,
报与桃花一处开。
鉴赏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 :“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 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 、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
黄巢的菊花诗 ,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俗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 西风”点明节令 ,逗起下句 ;“满院”极言其多 。说“栽 ”而不说“开” ,是避免与末句重韵 ,同时“栽”字本 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刚健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 ,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 ;但“满院栽 ”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 ”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 孑无伴 ”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 ,是因为在他心目中 ,这菊花是劳 苦大众的象征,与“孤 ”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 ,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 ,菊花似乎带着寒意 ,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 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 ,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集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高傲。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 ,“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鸣不平 。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 ,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 。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叹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 ,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 、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 “为青帝 ”,不 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 。作者想象 , 到了那一天 ,广大民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 因为在作者看来 ,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 ,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 。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 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 ,还是“我为青帝” ,取而 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 。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迈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志愿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 ,仍不失含蕴 。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汇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关于“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邴子谦]投稿,不代表翼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qywqc.com/cshi/202505-97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翼万号的签约作者“邴子谦”!
希望本篇文章《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翼万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巢最著名的十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黄巢最著名...